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

时间:2024-08-20 10:38:36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

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课型之一,在教学中教师究竟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呢?今天我就以《人类唯一的家园》一课为例,以《入理切情,构建人文课堂》为题,从如下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的一些初浅的思考。

量体裁衣——准确定位课堂

知教材:

《人类唯一的家园》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第一课,属于“走进世界”中的内容。今天我将围绕第一个对话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进行说课。

析学情:

从学生知识积淀来看,六年级学生已经通过语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已经形成了“只有一个地球”的知识建构。但这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建立上,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对本课所要求的情感目标,还相差甚远。从能力发展来看,六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收集资料的能力,但对已有资料如何整理、分析,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

明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并且把握住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人类正在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不断努力,目前,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过程,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家园,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分板块:

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我将整节课划分为三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学习目标,以期达到知识情感目标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总目标。

板块一:感受地球之美好

根据学生认知起点,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板块二:感悟地球之唯一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感受人类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不断努力的过程,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家园,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情感。

板块三:品味探索之艰辛

走进探索者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经过这样一番“量体裁衣”四步曲,我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今年三月,在宜昌市课内比教学中,我将以上的思考付诸于了教学实践,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的思考。

以学定教——理性反思教堂

活动一:学科综合——感受地球之美好

开课伊始,我播放人们美好、和谐生活的视频,(播放视频)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生活体验等多种方式,入情入境的感受“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这样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情境,找准知识切入点,激发情感兴奋点,学生瞬间被课堂所吸引,整个课堂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活动二:合作探究,感悟地球之唯一

基于学生对资料的处理、分析能力欠缺的实际,我用三个主题活动,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感悟,促进学生认知的建构及情感的激发。

在“月球之旅”活动中,师生合作,交流、探究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教师点拨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火星之旅”活动时,放手让学生结合人类探索火星的事件、图片和数据,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处理信息,交流探究结果;

“其他星球之旅”时考虑到学生收集资料的难度大,则以教师补充资料为主,学生讨论总结。

这样“形变,而神不变”围绕目标,由引到放,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还生成了许多教师预想不到的个性化感悟。 “火星之旅”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后的交流,就很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根据教学的预设,此时的交流旨在让学生说说人类探索火星的事件和探索结论,然而学生的感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们来听听学生的发言:

(视频展示)

面对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我此时巧妙的将本课两个情感目标合二为一,强化和升华学生的情感。

这样简单的引领和调控,激活了学生的体验,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栽柳柳成荫”的精彩。

活动三:交流体验,品味探索之艰辛

此活动的学习,我在课堂上改变了以前的预设,紧随前一活动中的生成,引导学生讲述宇航员的故事,从具体的事例感悟、体验人类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时付出的艰辛。

在课的结尾,再次让学生随视听结合的画面,走进人们在地球上美好、和谐生活,课堂首尾呼应,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层层递增。下课铃响了,学生沉浸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久久不愿离去。就在孩子们的这种情感意犹未尽之时,突然,一名学生拉着我的衣角,严肃而又认真的问道:老师,我觉得探索宇宙太不值得了,我们为之死了这么多的科学家,我们不是还是生活在地球上吗?

面对孩子稚嫩的小脸,我又一次的选入了沉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问题根源,我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出示的这样一组事件上:

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1971年7月:3名前苏联宇航员在于太空实验室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因飞船失压身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我预设的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崇敬之情”,可在孩子们的心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偏差呢?我再次研读教材,发现教材用一个事例进行了讲述与分析,而我为了拓展学生知识,对教材进行了事例的拓展,没想到却起到了“画蛇添足”效果。这用实践又一次告诉了我:品德课堂的确知识堆积不是目的,要着眼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好教材拓展的“度”,注意在知识的掌握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中,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入理切情——构建人文课堂

纵观整个研究过程,我深深的认识到,对于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目标,注重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地理知识的有效整合中,给地理知识融入情感的元素;在教材的丰富与拓展中,把握好教材知识背后深厚的人文意蕴;在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与调控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牵手“入理切情”,就会如同一缕春风,径情直行,沉寂的品德课堂一定会焕发出人文的光芒!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2

各位老师上 ……此处隐藏24641个字……全面的认识。使其感受到我们要为奥运作贡献,争做奥运志愿者。紧接着进行“评选奥运小导游”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准备,派出代表参加评选,使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得到锻炼,在情感上真正的感觉到自豪感,愿意去向全国人民宣传自己的家乡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4

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了解社会知识、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本课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从太空看地球”。这部分内容就是指导学生跳出地球来认识地球,从而能够从整体上获得对地球“外貌”的初步认识。在此以前,学生可能从电视科教片、挂图、课文、亲人朋友、老师那儿得到一点儿零星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老师补充点拨,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地球,人类的母亲,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容易破碎,感悟到我们应当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在教学时,先引入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导出在哪里看地球比较适合的问题(可用鸡蛋的结构来比喻:“蛋黄”是地球,“蛋清”是大气层,蛋壳外面是“太空”。),然后是组织学生自己看这部分内容,再由学生发言知道地球哪方面的知识,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知识。引导学生感悟到学会从多渠道收集资料,学会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其中,在谈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情况(“神五”“神六”“长娥一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计算体验,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大”;补充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感悟地球在“变小”,体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培养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感情。

第二部分内容是“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大概过程:从受很大局限性的感知认识“天圆地方”,到航海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再到现在人们对地球的“有组织的全面研究”。从中体会到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不要满足于眼下的一知半解,而要活到老学到老。其中,在讨论“天圆地方说”时,可提一提古印度人的“龟象说”,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学“麦哲伦环球航行”故事时,可补充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的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对世界文明的促进作用,激发爱国热情。学习“三叶虫化石”和“中国北极黄河站”,主要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现在人们研究地球在时间上的“纵深”和在空间上的“广泛”,激发学生产生了解地球的兴趣。学习“在南极考察的日子里”这两篇日记,主要是了解我国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情况,以及体会到科学研究工作是辛苦而危险的,感悟到科学家的伟大、奉献精神。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货比三家》是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11课《购物小窍门》中的第一个子话题,本主题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围绕怎么卖这个主题,本主题呈现了以下内容:第56、57页通过对相同的商品在不同商店的价格比较,让同学们知道,相同的商品有的地方会卖得贵些,有的地方会买的便宜些,告诉同学们购买商品一定要注意商品的价格。通过填写生活冲有关购物方面的俗语,引导学生有无意识关注到有意识关注,并第58页告诉同学们在购买商品时还要注意商品的质量,并介绍了判断商品质量的一些方法,如仔细看商品标签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自己。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商品广告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虽然每天都要和商品、商店打交道,但多数时候是在家长的指引下,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淡薄,购物时不文明的现象比较普遍,还经常被某些生意人坑害。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还不成熟,消费比较盲目,对商品的质量好价格缺乏必要的关注,欠缺有关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薄弱,不知道如何保护自身的消费权利。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教学难点是:具有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三、教法学法

1、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2、通过调查、比较同样的商品,价格会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了解一些购物窍门,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从体验活动中掌握一些购物的窍门。通过回忆消费经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应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能力目标: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购买简单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某种商品在不同商店或超市的价格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找一找,聊一聊

1. 说一说课前老师布置的情况调查,学生汇报。

2.找一找记录中,

你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发现的问题)

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3、聊一聊大家在商店购物时,看到过的听到过的一些俗语,了解这些俗语的意思。(学生交流)

4、聊一聊同学们在购物的时候有哪些小窍门。(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经历)

5、聊一聊“三无食品”,食用后的危害。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收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记录,课上相互交流,采取现场展示的形式,归纳自己分析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既展现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又突出了集体的智慧。

活动二:看一看、辨一辨,说一说

1.看报道,去年市场上发生的劣质婴儿,学生大胆谈出感想 。

2.分辨什么叫“三无”产品,什么叫安全产品。

3、说一说如何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买到了又该怎么办呢?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六、设计意图:

教学要积极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