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设计多媒体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让学生设计多媒体课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今和未来教学的常规模式之一,它以其直观、立体、多层次、多视角的全新教学思路,以声光图像等综合共融的立体效果赢得人们的青睐,但不应仅靠教师的自我设计来构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更不能将知识的`满堂灌演变为多媒体的“电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放手教学,让学生以教师的视角、学生的思维来设计多媒体教学。
我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就曾引导学生作这样的设计:
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自选一首诗或词,再根据诗或词的意境选择相应的乐曲,选择合适的画面来作为欣赏背景和底色氛围,并要说明这样设计的缘由和基本思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设计的:
词作:清·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魂相识夕阳。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有飞还。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得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花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斑斑。
设计:这首词有种空灵蕴藉之美,表现它的风格应用一种轻柔的曲子,例如用古筝演绎的《汉宫秋月》。
关于图画可以用杨花的实体,用动态的画面描摹出杨花的轻盈之美。
解析:上阕写的是直到杨花零落殆尽,也无人理解,无人把它当作花看待,只得一春苦觅伴侣,最后也只是在夕阳里才和其他落花相识。这里可采用夕阳作背景,突出杨花命之飘忽。
下阕写杨花虽命运多舛,但不因之改变自己的疏狂情性,即使凄凉的“耐得到春阑”,也和梅雪相伴。这里可用梅、雪作陪衬,以衬托杨花之清风亮节。
教师反思:这样的设计,表现了学生的独到感悟和理解,其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也富有创造性,符合创造学习的基本精神。以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努力,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存在与参与,认为学生的参与没有多大的价值,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谈,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课堂教学不只是老师的专利,不能仅着眼于教师的单向操作,而应转化为甚或原本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共性提高和同步互进,它应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协同式教与学交融方式,援引一句老话“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应只是老师教、学生学的问题,而应是老师教学生如何去学,这其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介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必要的尝试。
只有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介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教学的主体作用。归根结蒂一句话,作为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学生掌握创造性学习和创造设计的方法,并能构建一种全新的有更大推广价值的教学新模式,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求知创新的积极性、能动性,那么,教育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有谁不为我们的学生敢于介入、敢于创新、敢于自我设计的精神而惊喜呢?
文档为doc格式